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:农文旅融合催生“艺术新乡” 宋朝古村出圈

内容摘要龙津桥下、玉带河上,随着三艘喷涂一新的龙船依次下水,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古村比往常更热闹了。船上,大家齐心划一训练扒龙舟,岸上,三五成群的游客停下脚步观赏。 四方游客慕名而来,因为这里的龙舟文化、状元文化、祠堂文化等;艺术家们安居于此,

龙津桥下、玉带河上,随着三艘喷涂一新的龙船依次下水,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古村比往常更热闹了。船上,大家齐心划一训练扒龙舟,岸上,三五成群的游客停下脚步观赏。

四方游客慕名而来,因为这里的龙舟文化、状元文化、祠堂文化等;艺术家们安居于此,看中的是这里的古朴和艺术氛围;学生们热衷到此研学,因为这里有山-水-村-田的丰富资源……作为广州首个被评为“中国历史文化名村”的乡村、“百千万工程”首批典型村之一,今年906岁的大岭村,农文旅融合迸发出强大新活力,走出了一条村强民富发展道路。

■采写: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 ■摄影:新快报记者 邓迪

打好“古”字牌

大岭村是番禺最古老的村落之一。据记载,大岭建村于北宋宣和元年(1119年)。已有906年历史的大岭村位于菩山脚下,距著名的莲花山风景区仅约3公里车程,全村3.76平方公里,总人口2653人,常住人口4000多人。

古村落依山傍水,玉带河一端环绕。用无人机从高空俯瞰,整个大岭村犹如一条鳌鱼,以一条古街为主轴,旁生里巷,形成“鱼骨状”的街巷格局。大岭村不但地灵,而且人杰,这里历来文风鼎盛,曾出过1位状元、5位进士、14位举人、6位贡生。

新快报记者探访发现,大岭村最吸引外界关注的,首先是一个“古”字。穿梭在大岭村的民居,你会惊奇地发现,这里竟然有几栋保留完好的蚝壳屋。“你看,这些蚝壳已经有600年历史,还保存得如此完好。”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两塘公祠,外墙用10吨蚝壳砌筑而成,大岭村党总支部副书记陈少仪告诉记者,这些墙是用生蚝壳拌上黄泥,加上红糖、蒸熟的糯米,一层层堆砌起来的,冬暖夏凉,坚固耐用,有研究价值。

游走在大岭村,游客们还能领略到至今300多年、番禺现存最古老石拱桥之一龙津桥;代表地位和乡村实力的石板街以及始建于清道光二年的大魁阁塔……

大岭村还保留着岭南的龙舟文化。每年端午节期间,村里都会举办请龙神、起龙船、吃龙船饭、游龙船景、藏龙船等系列传统活动。今年“五一”期间,体验扒龙舟等活动更是大受游客欢迎。

古色古香的村庄加上精彩的文化活动,大岭村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光临。大岭村党总支书记陈国辉介绍说,据不完全统计,大岭村每年游客到访量不少于30万人次。

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爱德文第二次来中国,练习跆拳道30多年的他非常喜欢中国的咏春拳、叶问和李小龙。日前,爱德文慕名到大岭村旅游。他告诉新快报记者,对大岭村的印象非常好,因为这里的传统建筑很有特色,龙舟文化也传承得好。当天,他还非常开心地找到村里教咏春拳的陈师傅练习了几招。

念好“艺”字诀

大岭村的独特之处,还在于一个“艺”字。陈少仪介绍说,大岭村从2018年开始就有第一批艺术家进驻,如今已有四五十名艺术家群体落户。在大岭村文创街等地,新快报记者看到,核雕、铜雕、奇石、国画、蓝染、粤剧等各种工作室、展示厅应有尽有。

画家秦汉原本在北京创作,去年来到大岭村看望朋友后就彻底爱上了这里,他跟村民租下一间荒废祖屋,改造成一间工作室。“这里商业化不是很浓,到了晚上还相对安静,正适合我们这种搞创作的人。”他说,大岭村的村民很质朴,而且这里有艺术共同话题,这也是他选择留下来的重要原因。“艺术对于我们村来说是灵魂,艺术家群体的进驻,让村里有了活力。”陈国辉说。

为了更好地聚人气、活文旅,2023年,大岭村引入运营公司,充分挖掘“状元文化”底蕴,打造集“农耕种植、教育研学、体育拓展、花鸟市集、农产品展销”功能于一体的亲子主题农业公园——柒星状园农业公园。记者看到,游客来到这里不但能体验农耕生活,还能畅玩碰碰船、小火车等各种游乐设施。

艺术家自带的学生群体以及慕名而来体验农耕文化的学生群体,让大岭村的研学游空前活跃起来。“这里的古树、古桥和玉带河都很吸引我们,我们调研后回去还要做作业呢!”跟几十名同学来研学的番禺某学校小李同学对记者说。

走好“富”民路

作为“百千万工程”首批典型村之一,文旅的持续火爆,不断推动大岭村走上村强民富的道路。

陈少仪告诉记者,2024年,大岭村的村集体收入约为1200万元,“农业公园租地、土地及商铺租赁等都是村集体的重要收入来源。”她说,文旅的发展还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增收,“无论是摆卖土特产做个小生意,还是到艺术家工作室做清洁打工,都有钱赚。”

人气的旺盛让陈树明也看到了商机,他带着“半玩的心态”回村,把自家400多平方米、100多年历史的祖屋改建成了民宿。“没怎么做推广,已经有好几拨客人来住。”他说,目前村里的民宿还不多,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村民改建。

简小姐则跟爱人一起,在大岭村开了一家农家乐,“平时本地鸡和青菜等都是跟村民订的,我们主打的正是本地特色,刚好带动大家一起增收。”她说。

经过多年的发展,大岭村已先后获得“中国历史文化名村”“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”“全国文明村”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”等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。陈国辉表示,目前大岭村已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向联合国旅游组织推荐的2025年“最佳旅游乡村”候选名单,其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正随着申报进程持续扩大,这张承载着岭南文化精髓的古村名片必将绽放更璀璨的光芒。

打卡攻略

●景点必推

★“文房四宝”景观

玉带河以及旁边的文昌塔、龙津桥、墨砚塘,构成了“文房四宝”的自然景观,值得一游。

★古祠堂

欣赏五六百年前的蚝壳屋,惊叹古人的智慧;从旗杆夹中了解状元文化;此外还可到两塘公祠研学,学舞狮和咏春拳。

★文创一条街

欣赏榄雕、奇石、铜雕、蓝染等非遗魅力。

★柒星状园农业公园

体验农耕文化,尽情游玩。

●住宿必推

墨池小苑和村民自建民宿。

在古色古香的乡村环境中围炉煮茶,享受远离城市的静谧生活。

●美食推荐

本地的走地鸡等食材,以及农家乐自创的“状元餐”。

 
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
24小时热闻
今日推荐
浙ICP备2021030705号-9